目錄
性格決定命運,細節決定成敗,態度決定一切
美國首富洛克菲勒曾說過:「我們的命運,是由我們的行動來決定,而絕非我們的出身。」
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,細節決定成敗,態度決定一切,思路決定出路,高度決定深度。
小K總是相信,每一個人的財富、命運是要靠自己去創造的,自己的命運是由自己掌控,這是一個簡單的哲理。有時候就是因為忽略了一些細節,令自己在致富之路當中遇到不少挫折。
1000萬的故事
這裡小K想跟大家說一個小故事:
上帝想改變一個乞丐的命運,於是便變成一個老翁點化他。
他問那位乞丐:「假如我現在給你1000元的話,你會如何用它呢?」
乞丐回答說:「這實在是太好了,這樣我便可以買一部手機!」
老翁感到有點困惑,問他:「為什麽你要買一部手機呢?」
乞丐回答:「這樣我便可以用來下載APP,看電影、玩遊戲,人生會多了很多樂趣。」
老翁感到很失望,又問:「假如我給你10萬元呢?」
乞丐說:「那我就會買輛車,這樣就可以到處乘車兜風了,不用再乘十一號車(步行)。」
老翁感到很悲哀,他狠狠心說道:「假如我給你1000萬元呢?」
乞丐聽到之後兩眼發光,然後眉开眼笑地說:「太好了,這樣我下半世就可以不用愁了,買洋樓、養番狗、穿名牌服飾、開跑車、吃大餐,想起都覺得高興!」
上帝聽完之後,只是無奈地說道:「你老是這樣想,我也沒有辦法了」,隨後黯然離去。
從這個小故事當中,我們可以看到乞丐在金錢放在他面前的時候,他也不懂得好好珍惜,不論金額大小,他只是懂得用來消費、享受,小金額則用來買手機、買車;大金額則用來買洋樓、養番狗、吃大餐,完全沒有任何用於理財的想法。
這位乞丐的思維方式停留在消費上,即使是真正擁有1000萬,也改變不了他的格局。所以很多時候有些人明明收入很高,卻經常抱怨自己很窮,但是並沒有想到自己把錢花在哪裡了,自己有沒有買潮牌呢?Iphone出新手機的時候有沒有立即去買呢?在説自己窮之前,先留意一下自己的金錢究竟去了哪裡吧!
商家的目標–利潤最大化
商家的目標就是要把我們的消費行為變成一個習慣,這樣才能讓他們利潤最大化。不論你是在消費性電子行業、食品業、金融服務業,大部分顧客的行為也是潛意識習慣引申出來的。
很多人習慣在早上都會喝一杯咖啡,不論是在連鎖咖啡店,還是茶餐廳,這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。
當你問星巴克的執行長霍華.舒茲(Howard Schultz),顧客為什麼會每週三次,平均花三美元以上買一杯星巴克的咖啡時,他會開始討論星巴克和顧客的情感連結、以及他們和員工之間的關係。然而,他並不會討論背後令顧客形成習慣的原因—咖啡因。
咖啡因戒斷反應
星巴克的咖啡含有很高的咖啡因,咖啡因會刺激大腦的中樞神經,讓人產生上癮的感覺,當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到星巴克的時候,意味著人們幾乎隨時隨地都可以滿足上癮的需求。
根據Murray Carpenter的一本著作《咖啡因的故事當中,他闡述了一個核心觀點:咖啡因是一種毒品。無疑,長期每天攝入咖啡因的人,假如突然停止攝入時會感到頭痛、注意力難以集中、疲倦等等的戒斷反應。
小K並不愛好咖啡,但是身邊不少朋友卻十分喜歡喝咖啡,有部分更會每天喝三杯或以上,因為身體已經習慣攝入咖啡因,當少量的咖啡因已經不能滿足身體需要的時候,便會出現越喝越多的情況,當咖啡因攝取量過多的時候,會對健康造成影響。
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,必須先改變自己的思維
咖啡因戒斷症於2013年被列入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(DSM-5)的診斷準則中,戒斷症狀通常會發生於停止掉取咖啡因的12至24小時後,其症狀會持續約2至9日,咖啡因戒斷症狀對比起酒精和其他藥物來說比較短暫,通常只需要大約一至兩個月便能戒掉。
大腦內有種叫腺苷(Adenosine)的化學物質,減緩神經元的活動量,促進睡眠,而咖啡因則能夠與腺苷結合,從而抑制腺苷的功能,使人們更精神,久而久之,大腦要製造更多的腺苷受體,以應付更多的咖啡因,從而令人們要喝更多的咖啡。
我們必須要改變自己的思維,了解咖啡因背後令人精神的原因,不要被它所迷惑,最後才能戒掉咖啡因。一方面能夠節省咖啡錢,可以用於理財;另一方面能夠打破惡性循環,不用再靠咖啡來維持日常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