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君子有九思】視思明,聽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問,忿思難,見得思義︱小K生活之路

君子有九思

孔子曰:「君子有九思:視思明,聽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問,忿思難,見得思義。」

【君子有九思】視思明,聽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問,忿思難,見得思義︱小K生活之路 1

從這九個方面,我們可以觀察自己的道德修養。

 

【君子有九思】視思明,聽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問,忿思難,見得思義︱小K生活之路 2

視思明

「視思明」,意思是所有的事情要能看得明白,不是説隨便每天在看到一大堆資訊就可以了,而是把它的來龍去脈都能了解清楚。只有當我們知道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,才能從它的根本解決問題。

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?「扇貝效應」在背後作怪!︱要成就事業,必須要堅忍︱小K生活之路

 

 

聽思聰

「聽思聰」,當我們聽到別人說話的時候,究竟他是為別人著想,還是純粹為了一己私利呢?簡單舉一個例子,如果與家人天各一方,大家主要是靠電話聯絡,當他們問自己過得好不好的時候,背後會不會是暗示著自己,希望可以回家探望他們呢?

 

這些說話有時候不能説得太白,需要自己領會,要理解言語背後的弦外之音,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需要去經歷、累積。

 

色思溫

「色思溫」,這裡的色並不是好色的色,指的是你的臉部表情,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,我們要呈現一種溫和的狀態,假如你看到一個人經常皺著眉頭,看上去十分緊張的話,你會覺得怎麼樣?相信你也不會想與他聊天;相反,如果你經常笑、臉部表情十分放鬆,別人與你聊天也會覺得很輕鬆。

 

貌思恭

「貌思恭」,指的就是一個人的儀態,包括言行舉止、服飾、處世態度等等,在不同的場合,我們都要給別人一種謙虛、敬重的感覺,這樣才不失禮自己,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,不論是與人相處還是工作場合,要是給人一種玩世不恭的感覺,很容易便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印象。

【君子有九思】視思明,聽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問,忿思難,見得思義︱小K生活之路 3

言思忠

「言思忠」,你所做的事情是否忠於自己呢?有沒有做一些違背良心、道德的事情呢?“忠”是會意字,一個“中”,一個“心”,代表著我們不能夠徇私、偏頗,做事要做到公平、公正,假如言語、行為有徇私的情況出現,便會出現怨恨的結果,最終影響個人的聲譽。

假如在30歲的時候財務自由了,你會做甚麼呢?︱為甚麼我們要工作?︱小K生活之路

 

事思敬

「事思敬」,事無大小,無分貴賤,凡做一件事,便忠於一件事,發揮敬業樂業的精神。

 

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,一點不旁騖,便是敬業,不論在網上還是從朋友口中,經常聽到他們説「返工好辛苦呀!」要是反問他們一句:「返工好辛苦,難道不返工就不辛苦嗎?」

 

想像一下無業遊民,終日閒游浪蕩,可以說是天下第一等苦人,因為沒有任何寄託,這就難以找到快樂。

 

而另一種人,就是厭惡自己工作的人,正所謂任其職,盡其責,明明必須做的事情,滿肚子裡十萬個不願意去做,最終不還是要做嗎?那為甚麼不能開開心心去做,最多過了一年半載再換一份工作不就好了嗎?凡是工作都是有趣味的,人生就是要從自己的職業當中領略出趣味,生活才有價值。

【君子有九思】視思明,聽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問,忿思難,見得思義︱小K生活之路 4

疑思問

「疑思問」,遇到難題的時候,就要不恥下問。子曰:「三人行,則必有我師。」除了向長輩請教之外,也可以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請教。

 

孔子的兒子出生的時候,魯國的國君派人送來一條鯉魚,所以孔子給兒子取名叫孔鯉,字伯魚,意思是魯伯送的魚。

 

有一次,孔子的弟子陳亢問伯魚:「你父親有沒有特別傳授給你什麼?」伯魚說:「沒有啊。一次他一個人站在庭院,我快步經過。他問我:『學詩了嗎?』我說:『沒有。』他說:『不學詩,就不能掌握說話的技巧。』我就回去學詩。一次他又一個人站在庭院,我快步經過。他問我:『學禮了嗎?』我說:『沒有。』他說:『不學禮,就不能立足於社會。』我就回去學禮,就聽過這兩次。」陳亢回去高興的說:「我今天問了一件事,卻得到三方面的收穫:知道了詩的作用,知道了禮的作用,也知道君子並不偏愛自己的兒子。」

 

如果能像陳亢一樣做到「問一得三」,那就是「問」的莫大幸福了,千里之行始於足下,要實際去做才能真正解決問題,而在行動過程中,透過提問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資訊來幫助執行。

 

【君子有九思】視思明,聽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問,忿思難,見得思義︱小K生活之路 5

 

忿思難

「忿思難」,很多人遇到不順意的事情,第一件事會做的就是發怒,當怒火滿腔,即將爆發的時候,基本上是不會去考慮有甚麼後果的。

 

以中醫的角度來說,怒傷肝,使其疏泄調節功能受損,導致氣血流動錯亂,如果長期憤怒的話,更會影響脾胃消化功能。

 

所以,在感到憤怒之前,先想一想如果你發洩憤怒之後,會有什麼後果?一般來說,憤怒只會導致矛盾越來越深,到了一個不可收拾的地步,已經無法再挽回了。

 

一個聰明的人絕對不會隨意發怒,而是會把矛盾掌控在可控的範圍,適當地發洩一下自己的情緒,這反而對身體更有利,只要把力度把握好,適可而止便可以了。

 

所以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,就要克制自已的情緒,以免招禍。

贏了一場架,輸了一段關係,值得嗎?︱如何能夠做到不生氣呢?︱小K生活之路

 

見得思義

「見得思義」,當我們看到垂手可得的利益時,會不會先想起「義」字?合則取,不合則不取。

 

唐朝天寶(玄宗年號)年間,有一個書生遊歷到宋州(今河南商丘),住在一家旅店裡。與書生同住在這家旅店的有一個叫李勉的少年,生活十分困頓。不過,兩人因為聊得來,成為了朋友。

 

書生住了沒多長時間,突然發病,醫藥沒法救治。臨死前,書生對李勉說:「我家住在洪州,本來打算到北都(今太原)謀求一官半職,沒成想竟然在這裡得了病而且快要死了,這是我的命啊。」他又從行囊中拿出上百兩銀子給李勉,請他幫助自己辦理後事,剩下的銀子轉交給其家人。李勉毫不猶豫地同意了。

 

書生死後,李勉不僅為他處理後事,還把剩下的銀子放在書生的墓中,自己則沒有拿一分錢。

 

數年後,李勉任開封縣縣尉。這時書生的弟弟拿著洪州官府開的證明,不停地打聽書生的行跡。一路尋來,到了宋州,才知道是李勉為書生辦理了喪事。因此又去開封找李勉,並詢問銀子的下落。李勉請了假,將他們帶到墓地,取出銀子給了他們。

 

從李勉的故事當中可見,他拿到銀子之後並沒有拿一分錢,而是放在書生的墓中,助人為樂且不圖回報。

 

反觀現代社會,很多人幫助別人後,反而不開心了,甚至不願再幫助別人,因為他們從中得不到任何的回報,覺得自己吃虧了,但是他們並沒有想到,其實自己已經收穫良多,喜悅、安心、愛,這都是內心的回報,更重要的是我們送出了一份正能量。

發表評論